图片广东配资公司
沈阳第一机床厂的前世
1935年建厂,三菱机器株式会社(满洲国)。1946年,沈阳第四机器制造厂(中华民国)。
1949年,沈阳第一机器厂,出产中国第一台车床——六尺皮带车床。
1953年,更名为沈阳第一机床厂。
1953年—1955年,作为国家156项重点建设工程之一(国家投资旧币6113万元),引进前苏联机床制造与管理技术,实施全面改建。改建后,工厂 自行研制开发出中国第一台普通车床C620-1 ,生产能力2800台/年 。
1964年,自行研制成功半自动凸轮轴车床CT8305,支援了汽车、拖拉机行业的发展。
1965年,自行研制成功管接头镗孔机床Q1545,支援了石油、钢管行业的发展 。
1965年—1966年,对直径400mm普通车床生产线进行较大规模技术改造,使其生产能力由原来的2200台/年提高到5000台/年;同时试制成功CW6163、CW6180、CW61100型号普通车床。
1972年,生产了中国第一台CA6140普通车床。该产品结构先进,性能可靠,质量稳定,操作方便,多年来被大专院校当作典型机床编入教材,为我国机床工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84年,该产品成为中国机床行业中唯一获得国家质量银牌奖的普通车床 。
1973年,中国第一台数控车床CSK6163在沈阳第一机床厂研制成功,宣告了中国车床领域自动化时代的到来(见左图)。工厂自1972年起在国内率先开始研制开发数控车床,1973年研制成功,1975年通过了国家鉴定,1976年开始投入小批试制生产,成为进入中国数控车床领域的先驱者。1974年,直径400mm普通车床(CA6140系列)换型成功
沈阳第一机床厂的今生
图片
1979年,工厂自行研制普及型数控车床CK6163B成功
1981年,沈阳第一机床厂成为中国车床行业中第一个与国外公司进行合作生产车床的厂家。工厂与日本山崎铁工所(YAMAZAK MAZAK Corp.)开始合作生产Rex系列精密车床,该车床精度高,噪音低,可靠性好,在当时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并于1985年被评为机械部优质产品奖。
1983年,沈阳第一机床厂在中国机床行业中第一个实现了计算机辅助生产管理。工厂与联邦德国工程师协会签定了合同,建立了计算站专职机构,配置了以IBM4331为主机的计算机系统,实现了从生产大纲计划、材料布置到生产作业计划的全过程和工厂主要经营信息的计算机管理,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计划的科学性、正确性和严肃性。整个计算机管理系统一期工程于1985年12月通过了国家鉴定。
1985年,S1-235超高精度车床获国家金质奖
1988年,沈阳第一机床厂成为中国车床行业中第一个获得进出口自营权的企业,并于当年实现出口创汇额超千万美元;1996年,工厂出口到瑞典的数控活塞环车床单台价格达46万美元,在中国车床行业历年来的单台出口价中名列第一。到1997年为止,工厂已连续十年创汇超千万美元,被列为国家级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企业。
1988年,沈阳第一机床厂开始率先研制经济型数控车床(,1990年首批试制成功,1993年被列入《一九九三年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试制鉴定计划》,1994年获得国家新型专利证书。此后,随着经济型数控车床标准的制定,各兄弟厂家纷纷参考沈阳第一机床厂的机床选型进行生产,掀起了全国经济型数控车床的生产高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由于沈阳第一机床厂经济型数控车床的投产,带动了整个国内数控机床产业的发展,同时对也机床的国际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工厂生产的CAK6150系列产品在1996年被列为机械部“九五”期间重点培养的十种名牌产品之首。
在1997年成为车床行业中第一个获得“机械工业部名牌产品”称号的数控车床 。该系列车床的投产在工厂的产品结构调整中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适应了市场需要,形成了工厂历史上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成为国内机床市场的主流机型。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工厂逐步形成了以CKH系列、CKS系列、CAK系列数控车床为代表的普及型数控车床的批量生产,具有极高的竞争力。
1989年,引进德国海德曼公司技术,生产了中国第一台柔性加工单元
1989年,在中国车床行业中第一个应用CAD技术进行产品开发设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工厂已拥有50多台微机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出图率达70%以上,新产品出图率达90%以上;同时已经开始应用计算机三维模拟技术进行机床外观造型。
1990年,二分厂(钣金件制造)建成投产。
1991年,兼并原大型墙板厂;同时HPL机床出口基地建成投产 。
1992年,建立沈阳金龙数控机床有限公司(位于原大型墙板厂);同时开始与日本山崎铁工所(YAMAZAK MAZAK Corp.)合作生产数控车床,1993年生产了S1-MAZAK QT-30N数控车床
1993年,沈阳第一机床厂与中捷友谊厂、沈阳第三机床厂和辽宁精密仪器厂共同发起成立了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
1996年7月,公司完成上市。公司的经营范围主要以机械制造业为主,涉及汽车、船舶以及航天设备等多个领域。沈阳机床的主要产品包括机床设备及相关零部件并向客户提供相关的工业技术服务等。
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沈阳机床生产运营由国家掌管、计划,统购统销。1992年以后随着对外开放的力度进一步扩大,进口机器设备关税壁垒拆除,国内产品被技术更先进、价格相对原来更低的国外产品竞争下去,国内的的市场被挤压,直至2002年沈阳机床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从1992-2002这十年间,管理层为了“销售业绩”,甚至还发展过冬虫夏草、矿泉水、影视和房地产业务,严重忽视了自己的本专业——机床制造,导致沈阳机床在这十年间技术上几乎停滞不前。
沈阳机床快速发展更多地依赖了国内市场需求的强力拉动,劳动力成本的相对优势和国家产业政策的有力支持,而非来自企业自身的内生性增长。
虽然2011年沈阳机床创造了世界第一的销售战绩,但由于机车类产品本身就属于低频率产品,加之企业一直缺乏创新能力,市场的逐渐饱和,这也让公司的发展开始持续恶化。期间,沈阳当地政府虽然先后为这家企业投入了高达1个多亿战略资金扶持,但并没有能改善沈阳机床公司的情况。
近些年来,国家一直在推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但我们必须指出一个问题,国家层面是可以拿出来相关的政策优惠来支持这些重工业的发展,但这些重工业自身存在的问题若不改革,何谈发展呢?
比如,沈阳机床在发展过程中,沈阳当地政府为这个企业投资了多少钱呢?缺乏技术创新广东配资公司,内部体制管理僵化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让沈阳机床迎来了没落。我们期待沈阳机床能早日涅槃重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泓阈资本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