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综合了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广东配资公司,文末已标注明确的参考来源和截图,请知悉。
近期,中方通过外交渠道向韩国总统李在明发出了参加93阅兵的邀请,这一举动引发了广泛关注。7月3日,李在明在青瓦台的记者会上作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回应:“将尽快改善韩中关系。”简短的九个字,既没有明确表示答应,也没有直接拒绝邀请,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让人深思。
回顾2025年5月末,尹锡悦因政治丑闻被弹劾下台,李在明在随后的总统选举中胜出,正式成为韩国的新任总统。上任仅仅一个多月,李在明便面临着一个艰难的决策:是否接受中国的邀请,亲自出席这场十年一度的盛大阅兵活动?
展开剩余86%十年前,时任总统朴槿惠曾在中国天安门广场上,亲自与普京总统一起观看了中国士兵步伐如潮的阅兵场面。尽管此次出访引发了国内部分民众的争议,但也短暂地让中韩关系迎来了高光时刻。更重要的是,朴槿惠凭借这次访问,一度挽回了因国内问题而下滑的支持率。然而,李在明手中拿到的邀请函与朴槿惠当年收到的几乎一样,但他所处的国际和国内局势却比当时复杂得多。
首先,李在明必须考虑美国的立场。自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持续不断,尽管特朗普在2025年初曾承诺在百日内访问中国,但眼看七月已到,相关计划仍未成行。更为关键的是,美国政府在北约峰会期间大力推动盟友共同遏制中国,甚至在贸易、能源等议题上频频向亚洲盟国施压。此时,中国发出的邀请与美国强硬的姿态形成鲜明对比,李在明的选择无疑变得更加棘手。
此外,韩国国内的政治局势同样让李在明感到压力山大。尽管保守派因连任总统下台而处于相对弱势,但在外交和安全领域,亲美的立场依旧占据主流。如果李在明贸然接受中国邀请出席阅兵,势必会被保守派批评为“亲中”,进而引发一轮政治风暴。反过来,如果他拒绝出席,又与他在竞选期间承诺的“修复中韩关系”立场相悖,并可能错失这一能开启中韩合作新篇章的宝贵机会。
事实上,李在明早已意识到这一点,但他仍在等待一个信号——即特朗普的最终决策。在过去几周,美国媒体不断释放消息,称特朗普有可能出席中国的阅兵活动,甚至计划率领商务代表团访华。尽管中方对此保持了较为克制的回应,表示将与有关国家保持沟通,但这种回应已经在外交语言中显得相当罕见,足以看出中方在暗中给予李在明政府的善意信号。
如果特朗普真的决定出席中国的阅兵活动,李在明的选择将变得简单得多。届时,他完全可以借机以随美国代表团的身份出席北京阅兵,既能回应中国的邀请,又不会引发美国方面的不满。问题是,特朗普是否会来?
当前的特朗普正处于第二任期的关键时期,俄乌冲突尚未平息,伊朗核问题再度升温,国内经济复苏进展缓慢。他急需在外交上获得突破,以增强自己的国内支持率。而访问中国,尤其是在如此高规格的场合中出席阅兵,显然能够为他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外交信号。然而,一旦他真的做出这一决定,必然会激起美国国内鹰派的不满,甚至可能被解读为对中国的妥协。这种权衡,对于特朗普来说也并非易事。
就在特朗普犹豫不决的同时,中方已经悄然将棋盘的局面转移到了韩国一方。今年6月,中方通过多个外交渠道向韩国发出了邀请,并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公开表示与相关国家保持沟通。这与此前中方对特朗普是否出席的冷淡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明显表明中方对李在明政府的善意。
在此过程中,中国还通过经贸领域释放了重要信号。例如,6月30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韩国的不锈钢钢坯和热轧板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尽管这看似是一项制裁措施,但公告中将韩国产品与欧盟、印尼等国产品一同处理,显然意在避免单独针对韩国,从而给李在明留出了外交回旋余地。
与此同时,李在明政府也在悄然调整对华政策。他在多个场合表示,韩中关系应尽快改善,并强调将在坚定的韩美同盟基础上,推动中韩、韩俄关系的恢复。特别是在《时代》周刊采访中,他对台湾问题的表态极为谨慎。在被问及若台湾发生战争,韩国是否会介入时,他用一句“除非外星人入侵地球”轻描淡写地回避了正面回答,这样的措辞巧妙地避免了激怒美国。
李在明政府的一系列外交举措,显然是为了恢复与中国的正常关系,并为韩国经济打开新的出口通道。自2023年以来,韩国对华贸易顺差已经多次收窄,半导体、汽车、化妆品等支柱产业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不佳,急需通过政治突破重新启动经济合作。而此次九三阅兵,或许正是一个关键的突破口。问题的关键在于,李在明是否敢迈出这一步?
从当前形势来看,李在明更可能采取折中方案。如果特朗普最终没有前往中国,他可能会选择派出总理或外交部长出席阅兵活动,既回应中方善意,又避免激怒美国。然而,这种选择能否真正改善中韩关系,还需观察中方的耐心与期待。
更为重要的是,十年前朴槿惠访华后不久,韩国便部署了萨德系统,导致中韩关系急转直下。中方显然希望这次能够更加稳妥、更具把握。因此,对于李在明而言,这或许是他政治生涯中最为关键的一课:如何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如何在内外压力中做出正确的决策,这封来自中国的请柬,既是一次外交邀请,更像是一道政治试卷。
信息来源:
2025-07-02 15:32·环球网 中方通过外交渠道询问李在明总统能否出席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外交部回应
发布于:天津市泓阈资本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